PP电子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卫生健康人才的重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助力我国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持相关政策制定以及推动院校教学改革,我们编辑发布《医学教育动态》。
本动态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编制,秉持“国际视野PP电子、前沿追踪、创新探索、宏微相济”原则,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积累与优势,结合医学院校的实践经验,聚焦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学院校等公开发布的最新政策、重要活动、改革实践、国际经验等内容进行汇编,汇聚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以供参考。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第七批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
近日,为贯彻落实《卫生健康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方案(2021—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七批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此次计划招收不少于150人,包括经济管理方向约100人和新增的审计监督方向约50人,培养周期为3年,含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两个部分。
此次培养工作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及审计监督人才,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培养遵循高端引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的原则,助力行业人才素质提升。
选拔流程分为申请、推荐、选拔和确定四个阶段。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单位将依据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确定推荐人选,并要求于6月25日前报送名单及相关材料。
6月2日至7日,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赴巴西出席第十二届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并访问巴西。
王嘉毅在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上表示,中国打造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力求实现技术进步与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同时,中国着力向青年人才提供从入学到就业的全周期支持,持续以数字化和国际化推动职业教育转型。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章程》和《2025年金砖国家教育部长联合宣言》。
在巴西期间,王嘉毅会见了巴西教育部副部长巴尔基尼,就深化两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数字教育、校园足球、语言交流等领域合作达成系列共识。王嘉毅还出席了中国—巴西大学校长对话活动,访问了巴西利亚大学,调研了巴西利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农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小院和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
6月4日,202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在内蒙古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24年以来疾控领域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工作进展成效,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国家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国疾控系统在科技创新、生物安全、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会议要求,各级疾控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疾控体系改革主动纳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锚定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工作目标和思路举措PP电子。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疾控领域科技支撑;要坚持强基固本,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公共卫生国际合作取得务实成效;要坚持底线思维,严抓实验室生物安全,为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疾控中心负责同志,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疾控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5月28日,“中国及全球背景下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圆桌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PP电子,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凯博文先生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学界、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专家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的现状与未来。
凯博文教授回顾了其学术生涯,强调医学人文应关注患者的道德经验,并从跨文化视角提出照护的四个维度:结构性、互惠性、文化性和日常性。他批评医疗体系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呼吁将不确定性沟通纳入医学教育。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诊疗经验与医养结合”和“家庭照护与研究者视角”展开深入探讨。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分享了多学科协作的老年照护技术研究项目、家属互助支持群经验以及养老机构的照护实践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等学者从社会学、哲学等角度分析了家庭照护的重要性及政策支持。闭幕式上,凯博文教授总结指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医学生的照护能力与人文素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表示,本次论坛促进了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
本次论坛展现了医学人文关怀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为推动构建更加完善、人性化的阿尔茨海默病照护体系注入了动力。
6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江南大学在江南大学文浩馆举行医学教育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院士等双方领导出席仪式。
无锡市副市长秦咏薪表示,此次合作对无锡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产业意义重大,无锡市将全力支持合作。陈卫感谢交大医学院和无锡市的支持,指出此次签约是双方合作的新里程碑,未来将在医学人才培养、附属医院建设和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深化合作。范先群表示,双方将围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展开全方位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上,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启动江南大学卓越医师交医班建设。范先群院士还为江南大学师生作专题报告。双方及无锡市领导见证签约,近千名师生、医护代表参加活动。
6月6日,全国首个聚焦AI+养老康复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天津正式成立。该共同体由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养老康复产业深度融合,为养老康复领域注入新活力。
共同体以促进AI技术与“养老+康复”领域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搭建了集教学革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已有174家来自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领域的单位加入。
共同体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五金”建设为抓手,开发智慧教学资源,推动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既懂人工智能又熟悉养老康复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全国AI+养老康复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养老康复产业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上迈出重要一步PP电子。未来,共同体将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对行业的服务力和贡献力,为推动养老康复事业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与云面试管理平台Thalamus宣布,双方合作在2024-2025年住院医师申请季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在上一申请季,AAMC与Thalamus携手,对住院医师电子申请服务(ERAS)进行了重大改进,引入了全新的申请、选择和面试管理工具,并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分析支持。这些改进不仅降低了申请人的成本,还为项目管理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帮助双方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通过优化流程,双方努力为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一步强化医生队伍建设。
Thalamus作为美国领先的云面试管理平台,专为毕业后医学教育(GME)培训项目设计。该平台通过简化沟通流程,消除不必要的电话和邮件往来,允许申请人实时预订面试,并作为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的综合申请人跟踪系统,为参与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申请体验。
中国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根据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6月2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共有346所中国大学上榜,比上一年增加了22所。
报告显示,98%的中国大学排名有所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研究领域的表现提高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资。清华大学在中国高校中位列第一,世界排名第37位,较2024年的排名上升了6位,其在校友就业和研究领域表现突出。北京大学在该榜单中排名第44位,较2024年上升了3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世界排名第46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第61位和第68位。
尽管美国仍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领衔的8所高校在世界排名中位列前十,但相比去年,美国入围大学数量从329所下降至319所,83%的上榜高校排名有所下降。这也意味着中国入围世界大学排名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CWUR排名已有14个年头,有别于QS、泰晤士、U.S.News、软科等热门榜单,其不依赖学校提供的数据,也不进行学术问卷调查,而是以客观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估,避免了主观偏差和数据造假的可能性。本次排名覆盖全球超过20000所大学,最终评选出前2000所顶尖高校。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美国住院医师的死亡原因》(Causes of Death Among US Medical Residents)。该研究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杜克大学和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联合开展,分析了2015年至2021年的数据,旨在深入了解美国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医师的主要死亡原因。
研究发现,与2017年的类似研究相比,住院医师的癌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自杀率未见明显变化。尽管住院医师的总体死亡率,包括自杀,仍显著低于同龄普通人群,但自杀问题的持续存在凸显了加强心理健康支持的紧迫性。
ACGME指出,住院医师第一年的第一个学期是自杀风险最高的时期,这一阶段是新住院医师从学生到医生角色的紧张过渡期。为此,ACGME开发了心理健康和福祉工具包等资源,帮助项目在关键时期支持住院医师。此外,ACGME还提供其他支持措施,包括克服心理健康障碍的资源,以及在接到自杀死亡通知时的应对程序。
ACGME强调,毕业后医学教育(GME)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福祉支持系统,以确保住院医师的身心健康。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NBME)于2025年6月2日发布公告,正式启动第三期“战略教育者能力提升奖学金”(Strategic Educators Enhancement Fellowship, SEEF)项目的申请工作,并开始接收意向书(Letters of Intent)。SEEF项目旨在支持医学教育领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在医学教育评估研究方面的能力。
入选SEEF的学者将有机会在NBME测量专家及受邀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设计和开展新的评估方法研究。该奖学金项目强调学术协作,整个学员团队将完成一项集体研究,并围绕下列重点主题之一撰写学术报告或出版物:
有意申请者可前往NBME官网了解详情,并通过申请门户提交意向书。申请时需选择“NBME战略教育者能力提升奖学金(SEEF)第三期”,意向书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
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318位学生获得生物伦理学、生物医学信息学、临床调查、临床研究、临床服务运营、全球卫生服务、卫生保健质量和安全、免疫学、医学教育等九个方向的硕士学位;147位毕业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正式迈向科研和公共服务等多领域的职业生涯;多位毕业生同时获得MD-PhD、MD-MPH等双学位。尽管美国当前科研资助形势严峻,毕业生们仍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定力与社会责任感。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庆典致辞中强调了多样性的重要性,呼吁毕业生以开放心态面对未来挑战。医学院院长乔治·戴利鼓励毕业生在不确定时代中积极作为,“在关键时刻采取行动才是真正的机会”。牙医学院院长威廉·贾纳比尔肯定了学生在疫情期间展现出的韧性和同理心。主旨演讲嘉宾、韦尔斯利学院校长宝拉·约翰逊勉励毕业生牢记改善世界的能力,无论从事医疗、科研或公共服务,要始终以人为本。
本次毕业典礼不仅是对学术成果的肯定,更是新一代医学人才肩负全球健康使命的起点。
5月27日至30日,第129届德国医学大会在莱比锡举行PP电子,大会由德国医学协会(Bundesärztekammer)主办,联邦卫生部长妮娜·瓦尔肯出席开幕式,近千名嘉宾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德国17个地方医师协会共同组成,各协会选派250名代表参会,形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决策群体。作为德国医疗行业的最高决策平台,大会负责制定重要医疗政策、审议专业标准,并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决议指导医疗实践。
本次议程全面覆盖医疗政策与专业发展多个关键议题。会议以健康政策与社会医疗专业议题拉开序幕,审议了多项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议案;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从医学专业角度提出发展建议;审议了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旨在研究并提升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机制;在医疗收费体系方面,修订了医师收费表的相关提案;医学伦理议题也是大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包括敏感医疗问题的专业观点讨论,体现了医学界对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严谨态度;在组织管理事务方面,审议了医务人员评估系统的报告,旨在优化医学组织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此次大会既关注前沿医疗技术的发展动态,又兼顾医疗体系管理与改革需求,体现了德国医学界对行业发展的全面规划。
德国医学大会是德国联邦医师协会的最高议事机构,堪称“医师界的议会”。德国医学协会是依法设立的行业自治组织,既承担政府委托的监管职能,又代表医生群体维护专业权益。
2025-2027年度获选名单涵盖六大区域协会、来自九个国家的十一个资助项目。本届项目首次邀请往届获资助机构深化拓展既有项目。本届项目主题涉及人瘤病毒(HPV)、抗生素耐药性、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去殖民化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各机构将通过社区参与、创新传播与战略合作,致力于教育、培训并赋能本土及全球社区。
GNAPH同时向首届(2021-2022)及第二届(2023-2024)TIPH全球资助项目获资助机构致敬。首届项目开展的公共卫生行动覆盖18个国家的社区,第二届项目则聚焦传染病、武装冲突、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职业发展等议题。这些持续开展的全球行动正不断推动公共卫生意识提升与实践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旨在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00后”博士生邱月淇在2025年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年会上荣获青年科学家奖下设的转化科学奖(Prince-Meaney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者,也是我国首次获此奖。该奖是ISMRM颁发的磁共振基础科学转化研究领域最高荣誉,彰显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医工交叉领域的领先科研实力,体现了我国在医疗设备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为磁共振技术普惠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