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2025年6月27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PP电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协办的“推进中西医协同,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第三期)于东直门医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多家知名医院的管理者与专家学者,围绕中西医协同发展进行深度研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金民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宁分别致辞,热烈欢迎与会嘉宾并一致强调,本次会议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会议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刘金民书记表示,东直门医院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西医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幕式由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孔令博主持。
主题讲座环节聚焦中西医协同实践与创新,多位专家分享前沿经验与思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秦怀金指出,中西医协同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PP电子,迎来了时代机遇。中国医学界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与格局,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协同。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造福人民健康。秦怀金强调,中医院要把握中医为主导、西医为支撑的方向。同时呼吁综合医院进一步重视中医科室建设,加强中西医协同,提高临床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指出,医院管理需高站位决策,厘清学科差异。面对资源下沉、医保约束等困境,应统一思想、强化文化与管理创新,切实推动中西医协同落地。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恽韬围绕“中医药+人工智能的融合与创新”,探讨了AI在中医诊断智能化、中药研发辅助等领域的应用,提出通过技术赋能打破传统诊疗瓶颈,推动中医药数智化转型。
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李晋玉立足医院发展实际,分析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前景与挑战PP电子。重点介绍了在智慧医院建设进程中,通过搭建“三大中心”及深化院企合作,打造科研临床一体化平台的具体实践,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临床诊疗效率与科研转化能力,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最后PP电子,展望了未来在慢病精准防治、优势专科示范性研究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方向,旨在进一步引领东直门医院优势专科发展前沿,为深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与综合服务能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李秋艳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共同担任该环节主持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晏军、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韩永鹏、民航总医院副院长应娇茜,围绕“中西医协同发展之知与行”展开深度探讨。三位专家结合各自医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中西医协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难点与突破点,提出需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协同模式常态化。
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书记张金霞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谭曦,就 “中西医协同发展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分别从思维转换、秉持开放态度促进共建共享、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等角度,分享了前瞻性见解与实践思路。
讨论环节分别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韩振蕴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党委书记高云主持。
本次会议凝聚行业共识,明确了中西医协同发展需坚持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患者为中心。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融合。通过多维度创新实践,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PP电子。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